乳化劑:食品成分間的協調員如果你把水和油一起倒到一個杯子里,你會發現,放一會兒之后就會出現兩層:一層是水,而另一層是油,它們之間還一層明顯的隔膜,即使你用力攪拌、震蕩,但是靜置放一段時間,它們還是會分層。為什么呢?因為這兩種物質是很難互相融合而混勻的。
在食品加工中,這種問題非常普遍。食品通常是含有水、蛋白質、脂肪、糖等多種組分而組成的混合物質,這里面就有很多物質是無法相互“包容”的。比如做冰淇淋時的油和水,如果無法融合,那么就無法做出口感和外觀都很好的冰淇淋。
為了制造出擁有完好的口味、柔韌性和較長的貨架期的食品,食品科學家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使種類紛繁的配料適應加工的條件,讓不同的食物成分都能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終形成良好的結合。人們找到了一種在加入到食品中后能夠使各配料成分混溶協調的添加劑,它就是乳化劑。乳化劑被定義為“一種使食品乳化混合的物質”,它屬于功能性食品配料。在它的分子中既有跟水分子親近的基團(親水基),也有能夠和脂肪分子親近的基團(親油基)。在油脂和水分的混合物中,乳化劑能夠通過內部親油基結合油脂,通過外部親水基結合水分。乳化劑就像食物成分間的協調員,讓各個成分更好的融合,保持團結,不輕易發生分裂。
乳化:聽起來玄乎,其實司空見慣所謂“乳化”是指由連續相和分散相兩相組成的體系。“乳化”,聽起來很玄乎,其實我們早司空見慣了。最常見的牛奶,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乳化”食品,它含有水和乳脂肪這兩種互相不能融合的物質,不過,在乳蛋白的協調下,水和乳脂肪形成了一種水分子包容著乳脂肪的結構,進而協調的結合在一起了。這里面,發揮著乳化劑作用的就是乳蛋白。很多人喜歡吃的蛋黃醬、蛋黃奶油也是乳化狀態,這里發揮乳化作用的則是蛋黃。
乳化劑不僅在各種原料混合、融合等一系列加工過程中起乳化、分散、潤滑和穩定等作用,而且還可以改進和提高食品的品質和穩定性。比如,乳化劑就被人們用到了冰淇淋的生產中。冰淇淋是一種脂肪含量較高(16%-20%)的冷凍食品,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乳化劑,可以形成水包油型穩定的乳液,阻止相分離,改善冰淇淋組織結構,防止產生冰霜現象,形成細微均勻的氣泡和冰晶,就可以產生潤滑的口感。另外,乳化劑還被用作蛋糕的起泡劑、豆腐的消泡劑等。
面包中為何要用乳化劑?
乳化劑在烘焙食品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乳化劑能與面筋蛋白互相作用而形成復合物。乳化劑的親水基與麥膠蛋白結合,親油基與麥谷蛋白結合,使面筋蛋白分子互相連接起來,由小分子變成大分子,形成結構牢固細密的面筋網絡。通過形成這種面筋結構,在面團攪拌階段,乳化劑能增強面團對機械加工的耐力,提高面團彈性、韌性、強度和攪拌力,減少面團損傷程度,使各種原輔料分散混合均勻,形成均質的面團,提高面團的吸水率;在面團發酵階段,乳化劑能提高面團的發酵能力,增強面團的持氣性;在醒發階段,面團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膜,十分容易坍塌,乳化劑可以提高面團的醒發耐力,防止變形。如果沒有乳化劑,面包就無法具備蓬松酥軟的口感,和我們吃的饅頭就別無二致了。
同時,乳化劑還能防止面包老化。面包放幾天后就變硬,其實是因為淀粉老化了。乳化劑也是理想的面包保鮮劑和抗老化劑,在面包生產中,乳化劑可以保護淀粉粒,防止老化,從而使面包口感得到改良,對于延長面包的貨架期也是有幫助的。
乳化劑安全嗎?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乳化劑大概有70種左右,可以分為四大類,分別是脂肪酸酯類、改性淀粉類、鹽類及其他種類(包括黃原膠、瓜爾膠等)。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0/WH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世界各國所用食品乳化劑進行安全性評價,結果顯示,這些乳化劑大多都很安全,絕大部分甚至都沒有對每日容許攝入量(ADI)進行限制,可以認為,允許使用的食品乳化劑都比較安全,合理使用并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所謂的乳化劑食用過量會進入血液升高血脂的說法,也并不靠譜。不過,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往往油脂含量比較高,多吃的話會增加脂肪攝入,要注意適當減少其他食物的脂肪攝入。
面包中使用乳化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是非常普遍的應用,對于提高面包的口感,防止面包老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費者無需過度恐慌。當然,如果你對面包的口感無特殊要求,即使跟饅頭一樣也無所謂,那么,倒是可以自己在家做不加乳化劑的面包。
以上就是佳裕餐飲集團為你介紹東莞食堂承包:面包里的乳化劑安全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哦。想了解更多的健康飲食知識請關注廣東佳裕餐飲集團有限公司網站:landunglass.com服務熱線:400-9677-669/13650218889(余先生)